4月28日,隨著爆竹聲的響起,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壩后電站廠房最后一車混凝土澆筑完畢,項目實現全面封頂,為工程5月底下閘蓄水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為壩后電站盡快投入發電運營和河道生態補水奠定了堅實基礎。
天角潭工程壩后電站位于主壩5#壩段下游,壩后生態電站進水采用壩式進水口,根據下游水生態環境要求采用分層取水方式,采用疊梁門通倉式進口結構,裝機容量為1×500kW+1×1500kW,總裝機容量2000KW,由主機間、安裝間及副廠房等組成。年平均發電量為702萬千瓦/小時,年平均下游河道生態補水0.87億立方米。工程計劃于2023年9底投產發電并給河道進行生態補水,為改善北門江下游區域水生態環境提供有利保障。
天角潭工程壩后電站自2021年6月動工建設以來,天角潭建管部組織參建各方成功抵御了臺風和洪水等自然災害,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施工資源匱乏困難,積極協調外部單位保證物資供應,帶領參建各方攻堅克難,一鼓作氣,全力以赴推進壩后電站建設,展現了新時代國企的實干與擔當。
壩后電站提前全面封頂,為下一步機電設備安裝創造了安全可靠的條件,為實現投產發電并提前創造工程效益夯實了基礎。天角潭建管部現場代表李吉鵬表示,建管部將繼續發揚“艱苦奮斗、追求卓越、服務海南”的海控精神,把好工程安全和質量關卡,大力營造“以質量安全求生存、以質量安全求發展、向質量安全要效益”的濃厚氛圍,為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創造良好條件。